中秋佳節剛過去,商戶又將迎來新一個購物節日—11月11日的「雙十一」,又稱光棍節。每年的十一月份,大量電商開始減價活動,引起國內14億人口網購。

雙十一自2009年推出以來、其銷量於12年間成幾何倍增。於去年的11 月 1 日至 11 日期間,全國郵政與快遞服務合共處理 39.65 億件包裹;雙 11 當天更處理達 6.75 億件(占整體數整的17%),相較2019年同期 ↑ 26.16%,再創歷史新高。同時,截至11日當日,阿里巴巴及天貓成交額達4982億元人民幣。雙十一實時物流訂單量突破22.5億,約等於2010年的訂單量的總和。根據天貓官方,去年的雙十一吸引了超過8億消費者。
境外商家的商機
雖則雙十一是現代中國新創的節日,但受眾絕對不止中國賣家─ 就連外國企業也能在此龐大商機中分一杯羹。根據分析,日本電子商貿預期在2021年能於中國市場賺取1253億元人民幣,而韓國的三大超市則在去年的雙十一中銷售額 ↑ 9.3%。甚至於地球的另一面巴西,亦有越來越多賣家加入雙十一購物節。而過往的雙十一亦帶起了便利外國買家和賣家的習慣,當直播主持在攝影機前用中文介紹貨品時,畫面上會即時出現各國語言的翻譯。
由此可見,雙十一絕不僅限中國企業參與,有興趣的賣家更不用因地域或語言限制而卻步。任何時間都是你進入中國市場的最佳時機,不妨聯絡我們作免費咨詢,一起探討如何有效地獲取中國商機。

雖然雙十一帶來無限商機,但同時亦會吸引了成千上萬的競爭對手。想突圍而出,不妨參考以下攻略為今年的雙十一作萬全準備吧!
促銷手法
中國電商市場發展蓬勃,其自創的營銷工具甚至達過百款,林林總總的營銷方式令買家和賣家頭暈轉向。所以我們建議本年的雙十一與去年看齊,主要集中在直接和簡單的營銷參與方式。商家可利用簡單明瞭的消費券和現金補貼,拋棄過往複雜耗時的方式如遊戲或集齊指定紅包。簡單的參與方式能減低消費者獲取低價的難度,從而增加他們參與和消費的慾望。

利用科技技術
幾年前的雙十一是一個純粹的「價格戰」,各賣家爭相減價,但隨著科技的進步,相信除了價格優勢之外,以消費者為中心的重要性也隨之上升。我們建議利用數據分析客戶的需求、精準觸及目標對象並推薦相關產品/服務。而直播帶貨這項熱門的營銷手法相信亦會繼續沿用,結合技術及5G發展,直播帶貨的觀眾數量相信會有所增長,而更穩定的直播環境亦會帶來更多交易及收入。
想進入中國市場卻不知從何入手?立即聯絡我們作免費咨詢,作為微盟官方授權服務商,我們的專業團隊可助你發展中國電子商貿、觸及中國14億龐大人口。